这银子你是从哪儿拿到的?”
姜停鸢胡诌了一个借口,“我处理超市积压的货,有个老板没有资金,想拿这个抵押货款,姥爷你帮我看看这是真的吗?值多少钱?”
“东西是真的,但年代不详,下面没有国号,反而是一个奇怪的花纹,怪哉!”姥爷觉得有些奇怪,“像是唐朝的。”
姜停鸢仔细的看了一下那个花纹,像是祥云纹,但细看又能看出一些差别来。
“您不是说年代不详吗?怎么又确定是唐朝了?”
“唐朝富庶,没有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。而且唐朝疆域辽阔,说不定是什么附属国或者部落的银锭。”姥爷仔细解释。
这一锭银子应该是一百两,但有的人会用九十五两的银子铸成一百两的银锭,将剩下的五两贪墨了。
长此以往,有人手里即使有一百两足银的银锭也舍不得花,导致市面上只有九十五两银子铸成的一百两的银锭。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。
所有银锭都是足银,当地一定生活富裕。
挂了电话后,姜停鸢小心翼翼的将银锭锁进保险箱里,又拿起玉瓶仔细端详。
这次倒出来了一封信件。
饶是早有心理准备,在打开信件的那一刹那姜停鸢仍旧呼吸一凝。
好在他姥爷是历史学教授,她小时候闲来无事就爱在姥爷家书房乱翻,对古文字有所了解。
“母妃,若您在天有灵……”
母妃?
姜停鸢拧了拧眉,随后继续往下看。
“禺城有难,四十万百姓和五万谢家军缺少水和粮食,皇上昏庸,迟迟不肯开粮仓放赈灾粮,每日死去的百姓数以千计,还望母妃在天显灵……”
第2章 母妃?白捡了个便宜儿子?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